1)第三百零二章 可恶,此乃学术隐患!(2更)_大秦:开局被祖龙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事情的方法,根本还在于所处阵营。

  现在冯逍是大秦一方的铁杆和核心,所以他事事都以大秦利益为先。

  如果是刚穿越时期的冯逍,恐怕看到张良之后,第一想法就是拉进关系,然后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而是不是像现在这样,首先考虑的是杀是留的问题。

  阵营和路线,是冯逍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的问题。

  尤其是在始皇帝嬴政能够听到他心声的前提条件下。

  只不过,冯逍自己不知道罢了。

  阵营是利益所在,而路线是民族前途。

  阵营是路线的前提。

  只有选择了自己所代表的阵营,然后才能考虑路线如何去走的问题。

  不同的阵营,走路线的方式肯定不同。

  因为实现路线目标的方式,会因为阵营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说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华夏民族的元气。

  冯逍如果选择了大秦,就要保证大秦延续的同时,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了那些不稳定因素。

  可是一旦冯逍选择了替代大秦的一方,那么他考虑就是如何让秦朝破败的更快,王朝更替的时间更短。

  只不过在不知不觉当中,冯逍其实已经完成了阵营的选择。

  没办法,谁让嬴政实在太厉害呢,利用两个女人,就将冯逍的选择给堵死了。

  而当冯逍接手了罗网的时候,其实他就已经开始为民族开始考虑了。

  萧何、曹参、张良、韩信,就是冯逍的动作。

  虽然历史上还有很多有能力的人,但一来冯逍记不住那么多,二来冯逍也不希望什么都靠自己去作弊才能解决问题。

  大秦的强大,绝不是自己寻找几个杰出的人才,就能解决的。

  而是要制订一套源源不断地培养人才的机制,这才是一劳永逸的根本办法。

  科举制度虽然被历史证实。

  但所有人都忘记了一个前提。

  那就是如果没有了数百年大汉和隋朝的培养,读书人的基础经过了长时间的储备,所谓的科举,也只能是一个小打小闹的模式。

  所以,经过了慎重考虑之后,科举制度并没有立即在大秦推广。

  无论嬴政还是冯逍,都在努力地扩大着大秦学府的影响。

  希望能够通过造纸术、印刷术,将大秦的知识基础堆积地更加雄厚。

  只有当普通的读书人规模,起码上万之后,科举制度才有了正式推广的基础。

  起码大秦的官员不说万里挑一,起码也得百里挑一或者千里挑一吧。

  不过起码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今年大秦学府招收学子的规模,已经是原本百家学子的数倍之多。

  学派和世家的领先地位,是无法抹除的,也是不能抹除的。

  而嬴政和冯逍所要做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让平民百姓出身的寒门子弟赶上来。

  打破垄断才是关键,至于成绩,需要时间!

  虽然科举制度开始的时间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