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仓央嘉措_情满31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传说好心的解差将仓央嘉措私自释放,他最后成为青海湖边的一个普通牧人,诗酒风流过完余生。他的归属究竟是怎样养,有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听我说仓央嘉措说在押解途中神秘消失,陈思佳很好奇的问。

  我淡淡地说:“绝我的了解,也是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也就是‘密传’《琵琶音》的说法。‘于火猪年当法王(即仓央嘉措)25岁时,被请往内地。’‘次第行至东如措纳时,皇帝诏谕严厉,众人闻旨,惶恐已极。担心性命难保,无有良策以对。于是异口同声对我(仓央嘉措)恳求道:您已获自主,能现仙逝状或将形体隐去。若不如此,则我等势必被斩首。求告再三。仓央嘉措无限悲伤,话别之后,遽然上路,朝东南方向而去……此后,他经打箭炉至内地的峨眉山等地去朝山拜佛。然后,又到前后藏、印度、尼泊尔、甘肃、五台山、青海、蒙古等地云游,讲经说法,广结善缘,创下无穷精妙业绩。

  “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实,仓央嘉措在内蒙阿拉善地区弘法利生,最后圆寂于此。腾格里沙漠中的承庆寺(六世dai的圆寂地)、昭化寺(法体停放地)和贺兰山广宗寺(真身舍利存入处)就见证了仓央嘉措这一段生命历程。

  “仓央嘉措于乾隆十一年(1746)5月8日坐化,年64岁。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仓央嘉措的弟子阿旺多尔济依照师父生前的意旨在贺兰山中修造广宗寺,寺内供奉着六世dai灵塔(六世dai肉身)。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廷为该寺赐名‘广宗寺’,授予镌有藏满蒙汉四种文字寺名的乾隆御笔金匾。此匾的落款为‘大清乾隆岁次闰八月十六日’,从此南寺有了这个正式名称。”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好像我说的才是真的一样。

  其实关于仓央嘉措,真是一个迷,具体那个是真的那个是假的,根本就没有个定论。

  不过不管哪一种传说,都不影响他的绝世人生!

  游览完白宫,我们又去参观红宫。

  红宫是供奉佛神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主体建筑是dai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

  我们看见宫内共有8座灵塔,以五世dai喇嘛和十三世dai喇嘛的灵塔最为豪华。

  十三世dai喇嘛土登嘉措的灵塔可以与五世dai喇嘛灵塔殿的规模相提并论。

  该殿1934年动工,三年后竣工,塔高14米,形制与其它灵塔相似,塔身用590公斤纯金皮包覆,錾刻有精美图案,镶嵌有相当于所耗黄金十倍价值的奇珠异宝。

  灵塔前面陈设的一座坛城(藏语叫曼扎)是用金丝将20万颗珍珠和珊瑚串缀而成的。

  殿内墙面上是有关十三世dai喇嘛生平的壁画,其中有他1908年赴京觐见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时的一组连续场景描绘。

  殿内的书架上存放的是一套当年由他主持刊刻的拉萨版《甘珠尔》。

  看到十三世dai喇嘛的灵塔和五世一样豪华,陈思佳不解的问:“为什么十三世和五十一样豪华呢?是不是也是像五世一样功德无量?”

  :尊敬的读者朋友,感谢你一直以来的陪伴,感谢的鞭策和鼓舞,请你对我的书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吧,你的每一条建议都是我写好这本书的无限动力,你的每一个字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我一定会努力把这本书写好,写出自己的思想!请赐予我金票和银票吧,谢谢!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