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人才储备_明末不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的一切消息,尽数透露给了李来亨的。

  他这种诚恳的态度,确实让闯军众人颇有好感。李来亨本已命令红队对陈可新的背景进行调查,如果这位夷陵举人所说的话有一些不实之处,那么虽然为了起到千金市马骨的作用,李来亨还是会给陈可新安排一个官位,但肯定也会控制使用,并谨慎监视起来。

  不过现在看来,也是多虑,陈可新确实有真心真意加入闯军的打算。

  更何况陈可新一直在强调“南下”至闯军之中探个究竟,闯军主力就在河南,他有什么南下的必要呢?

  这言下之意,显然就是暗指陈可新甚至陈荩等河南有意归顺闯军的士人,属意之人并非大元帅,而是少虎帅。

  自然,这更加戳中李来亨内心最深处的需要。

  “学生本不欲假以姓名在闯军中活动,只是为防万一方才如此。现在既然已经开门见山,那么之后一切事宜,也就全听李使君的安排和吩咐。只要使君一句话,学生自当北上汴、洛,行纵横之道,说得二陈举义。若使君放心不下,亦可委派如李破虏将军这等干练之人,与学生同行,做警戒控制之用。”

  陈可新的话说得越来越直白,李来亨便也坦言道:“先生倒不必如此,左良玉尚且盘踞豫南一带,此时北上汴、洛还很不方便。我想这件事情并不急于一时,我听李破虏所说,先生本来在做麻城营田的书办工作?”

  “是的,李将军并无虚言。”

  李来亨又问道:“那先生对营田新法,有什么见地吗?”

  营庄新法是闯军新体制的根本所在,也是李来亨最为重视的制度。白旺这位都营田使虽然在办理随州着佃交粮的过程中,训练出了一批行政骨干,可随着营庄制在更大、更深的范围内持续推行,庄使、庄司一级行政人员的紧缺问题也就越发严重。

  只要是能断文识字的人,经过紧急培训,都可以拉出去充任庄司,更何况陈可新举人出身,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

  陈可新回答的较为谨慎,只说:“使君新法,古所未有,但制衡兼并,亦颇有几分春秋周礼的味道,学生愚见,不敢指摘。”

  营庄制和周礼田制的关联,可能是它们都存在一定公有制的色彩,但实质上就并没有太多联系了。陈可新这也是没话找话说,毕竟他一个外人,还未摸清楚李来亨的想法,也不敢对闯军这个核心制度发什么言。

  李来亨听罢后摇了摇头,他看向高一功和郭君镇两人,微笑着说:“咱们夹袋中实在缺人呀!”

  “先生既然已做了一段时间的营田书办,对营田新法应该已经有所了解。那也正好,一功大哥的一个副将冯养珠,现在正在罗田县做营田使,他常常抱怨身边缺人,若先生不弃,是否有兴趣到罗田县先做一下庄使的工作?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