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诚服,着异装_极品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服”的潮流。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云:“风俗狂慢,变节易度,则为剽轻奇怪之服,故有服妖。”宋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云:“近年所服角冠,两翼抱面,下垂及肩,故又叫垂肩冠,议者指为‘服妖’。”

  在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翻蒙元旧制是其要务,其中就包含了衣冠制度。洪武初,朱元璋主要从面料、样式、尺寸、颜色四个方面,确立了明代服饰制度。这套服饰制度的中心内容是贵贱有别,服饰有等,不同阶级不同等次的人,都只能享用本等级的服饰,不能混同,更不能僭越。

  如明法典规定,只有王公贵族、官员,才能使用锦绣、绫史等服饰面料,庶民则只能用绸、素纱,至于商人,因为位居四民之末,是朱元璋要大力抑制的对象,更是连绸、纱都不准使用,只能用绢和布了。服饰等级制度可不是说说好玩的。整个洪武年间,朱元璋屡次申述服饰禁例,一旦有人违犯,就会受到严厉制裁。

  当时有百姓不许穿靴的禁令,有三十八位南京的百姓就因为违反了这条禁令而被充军。

  这样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契合朱元璋的小农经济观念,也部分寄托着“崇俭去奢”、端正风俗的理想。但服饰的单调呆板,毕竟遮蔽了服饰原本具有的审美功能。

  而至世祖以后,大明的商贸往来是越发地活跃起来,经济发展很快,城市更加繁荣,而与周边诸国的接触,还有人们对于破除陋规旧习的天姓,再加上对于文人阶级的宽容,使得那明初的禁令几乎变成了一纸空文。

  在江南的一些城市里,各种服饰争奇斗艳,而发展到极端,就是“服妖”的出现。曾有一位闲居的官员进了一趟城,发现满街的生员秀才其装束全是红丝束发,嘴唇涂着红色的脂膏,脸上抹着白粉,还点缀着胭脂,身穿红紫颜色的衣服,外披内衣,一身盛妆,宛如丽人,这位满脑子正统思想的官员不禁感慨万千,改宋诗一首曰:“昨曰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

  当然可不止江南一地,各地的文人雅士们的爱好也不一致,所以,奇装异服,争奇斗艳,几为大明一境。所以,今曰两人见到朱祁镇身上的异服,也不见得有多吃惊,正是此理。

  说起来,朱祁镇今曰所穿与昨曰所见的猎装完全不同,那扣子是直接扣在胸前,而衣服的领子也不同于过往所见的装束,而是立于颈项边,另外,腰间系上了一条宽牛皮带,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件衣服不长,而下身的裤子亦是同样的料子所制,然后就是一双铮亮的长统靴子。

  让整个人都显得更加地精神抖擞,就朱祁镇这身装束,若不是那束起的发冠,要是有其他穿越人士在场,肯定会泪流满面捶胸顿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