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惊变_珍妃强国攻略(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在紫檀镜台之前,四个化妆娘子将她团团围住在中间,主仆五人皆是神色凝重。

  所以那种喜欢弱化面部骨骼感、把脸庞修饰得圆润丰满、眼睛画成一条缝、眉毛剃成弯弯一窄条的中国式“芙蓉如面柳如眉”审美观,更是上镜的大大大忌。

  清朝传统的妆容服饰,像臃肿肥大的褂子、丝毫不能体现曲线美的旗袍,白得掉粉的脸,头上耸起半米高的大拉翅和呆瓜一般的两把头,都非常不戳外国人的审美燃点。

  而且现在照相机曝光留影的瞬间,强烈的镁光灯会大大削弱五官的立体感,很容易让东方人本来就偏扁平的五官变得没有鼻梁、没有唇峰、没有眉骨,成为一个莫得感情而且无精打采的死亡纸片人。

  来自英、法、德、美、奥匈五国的女记者团,胸前挂着各式□□短炮行走在乾清宫跟东六宫之间的夹道上,不时小心地低声谈话。

  她们受邀前来为德国公主与中国王妃之间的友好会晤摄影留念,并且对珍妃进行个人采访。

  她们不是没见过美人,可是美得这样具象化、这样凌厉而富有攻击性的妆容,就好像一堆朦胧写意的水墨山水画里,忽然出现了一张鲜艳绚烂的西洋油画那样醒目。

  后来,杰西卡·雷蒙德在自传中,这样描述自己跟珍妃的第一次会面。

  “……我们看见了很多巍峨厚重的城墙,参天的立柱、高耸的城楼和形态各异的飞檐。它们并不像新闻照片上那样呆板无趣,而是生动而富有细节——屋脊上蹲伏的每一只动物都有各自的神态动作以及与之对应的寓意故事,地上每一个小水坑都见证了数百年的时光,满是金属铆钉的朱红大门在我面前缓缓敞开,一种难言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见到珍妃本人,是在皇宫后方的一座小花园里,那里古树成荫,梅香扑鼻,人工堆砌的假山有种不对称的怪异美感,我们沿着山石中的蜿蜒小道登上去,却见那里有好大一树紫藤萝,郁郁葱葱的,倾斜过来压在亭子上。在绿叶的缝隙中,我看见亭子里有一位穿长裙的年轻女性缓缓从石桌前站起身来,她身上黄橙红三色晕染的丝绸长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日落之都’迈阿密的晚霞……”

  “……我们早被告知了一切政治的话题是不允许被谈论的,于是便从个人喜好开始聊起。珍妃殿下跟多罗特娅公主十分投契,她们都喜欢莎士比亚,喜爱哀伤婉转的悲剧,胜过荒诞讽刺的喜剧;但是在音乐上,却又都偏爱热情洋溢的舞曲,而非柔婉平淡的抒情乐。珍妃甚至准备让腹中的孩子皈依天主教,认多罗特娅公主为教母……”

  “……在时政上,珍妃对欧美社会变革的历程表现出了超乎我们想象的了解,她读卢梭、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的著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