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偷窥者_我等你到风景看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子弟进机床厂附小那么容易,朝阳一中初中升高中,本校和外校考生录取名单都已经定下来,可供灵活操作的名额就那么一两个,周遥就是从外地硬插/进来的。

  他为什么能转学进来,什么条件看上他的?

  几位校领导和招生主管老师,当时在会议室里翻看档案,挑肥拣瘦,一般都不乐意收外地转学进来的。

  “这个还行,哈师大附中的。”

  “中考成绩很好,班干部,课外活动三页纸……男生班干部可以考虑……诶,这孩子是踢球的?”

  校领导立刻就认真考虑了,体育部的教学主管也两眼放着光赶来了:校队的?多大年龄段的?这样儿的咱们学校要啊,“足球先进传统校”这项荣誉咱们正在努力争取啊。

  考试考不过八十中,但咱校踢球要踢过八十中。

  足球那时多火啊。从九四年起甲a联赛正式职业化,球市一夜之间火爆了全中国,横空出世就占据了年轻人苍白单调缺乏娱乐的社会生活。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那时就没有人不看球的。校园足球就也跟着火了,全市教育系统开始组织各项赛事和荣誉评比,政策上大力宣传重视,各校也随即响应号召纷纷建队……职业化的巨大成功以及政策风向,就决定了校园里最风靡的运动,大家都是一窝蜂式的跟风儿。

  辽足称霸了中国足坛十年,职业化之后紧接着是大连万达继续这股王霸之气,甲a连冠,大家都知道的。

  “这孩子是哈师大少年队的,他们就是给辽青输送梯队的。这种咱们一定得要,来了就能直接上场踢了,这样儿的好使。”

  “录取这个吧,难得一个体育生学习成绩还不给咱校平均分拉后腿的,这不就是白饶一个么。”

  “生日是哪年的?他这个年份,有点儿尴尬了。”

  “马上就过15周岁了,就不能再踢业余组u15,他只能踢u17……但是踢u17他这年纪显然又吃亏么,好多人都半专业的,有些都不是学生还参加校际比赛。还有改年龄的,实际都18、19了还在场上呢。”

  “这小孩没改过年龄?早点儿改年龄就能踢u15,可惜,现在改又太晚了。”

  “……”

  当时的若干年间,所有特殊年代流落外地的子女,都惦记着“回城”,拼命地往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奔,哪有那么多孩子都能顺利回来、能一家人团聚的?周遥父母也并没有背景,说到底是普通知识分子,人脉门路有限。

  而他爸他妈也不会想到,周遥最后是因为这样的因素,时代造就机会,学籍档案就压了另外两名同样很优秀的外地学生,东北军在足坛的金字招牌为他加了分,他加塞儿进了朝阳一中。

  他的高中时代一定会比较辛苦,一点儿不敢辜负录取他进来的那些领导,学校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