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四章 放山_茅山禁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元帝时期,黄门令史游著《急就章》载有的参名为世界有据可查的最早文献记录。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列人参为上品。后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魏·华陀的《中藏经》、唐·孙思邈的《千金备急方》、唐·甄权的《药性本草》、唐·苏敬的《唐本草》、宋·时华子的《诸家本草》。元·李东垣的《用药法象》、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等医书中,都载有人参的药性和应用人参配伍的处方。

  《石勒别传》记载:“初勒家园中生人参,葩茂甚”。石勒系西晋时后赵主,羯族人,少时居上党武乡,以行贩为业。石勒为行贩人参而将野生人参变为人工栽培。

  据此考证,可以认为我国人参栽培能追溯至西晋末年,距今1660年以上。清朝乾隆至同治年间,人参栽培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

  我娘曾经有跟我说过,他之前认识过很多的人,其中便有那些东北人。这些东北人来自林区,做的就是每年放山,然后挖人参出来卖钱的活计。

  据说,在东北林区是个聚宝盆,东北民族就有”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人参,俗称“棒槌”,被誉为“百草之王”,是关东三宝中的第一宝。采参,俗称“放山”,又叫“挖宝”。

  放山时间多在谷雨后到白露前这六个月,但最佳季节是农历七月下半月到八月间。这时正是人参成熟之际。鲜红的参籽十分醒目,加上有一种专吃参籽的棒槌鸟引路,所以比较容易采到人参,采参人称之为”红榔头市”。

  一般当地人,有一定放山经验的多单独放山,低调“单棍撮”。而从关里来放山的人多结伙放山,俗谓“拉帮”。

  放山时,能否避开猛兽,能否避免意外灾祸,能否挖到好参,事先都难以预料,所以对于有迷信思想的人来说,一方面要祭祖山鬼,祈求保佑,一方面就要遵守一些禁忌,以免得罪山鬼及药神而遭到某种惩罚。

  东北天山挖参人的禁忌很典型。挖参人启程放山,先要烧香上供,敬天山挖参人的开山鼻祖山鬼爷一”老把头”,以求吉利。

  压山即寻参时,不准随便说话,不准随意停下休息和抽烟。否则,谁说什么东西,领棍,也就是拉帮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就叫你拿什么东西,即说蛇拿蛇,说蘑菇就要脱掉衣服背蘑菇。过去若有人”起黑票”,偷跑了人参,抓回来后,扒光衣服,绑在树上,让”小蚊”叮死。

  放山人最讲究做梦,如梦见死人、出殡、白胡子老头、穿红衣绿裤的大姑娘、老太太、子起火等,都认为是吉梦,有时甚至按梦指示的方向去压山。此时,放山人抽烟叫“拿火”,做饭叫“端锅”,都谐“大货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