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丹金指_茅山禁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歌诀。

  我心中暗暗思度,要是将这320条《汤头歌诀》全部背下,那么,即使是个医学界的门外汉,岂不也至少可以成为一个游方郎中了?

  随即,待这徐大仁缓缓讲述完毕,底下围观的弟子们一个个都打起了个哈欠。

  栾平安了无生趣的抱怨着。

  “哪年都是这一套说辞,这一套说辞,我已经是整整听了第三次。这个徐长老怪不得是做大夫的,真是换汤不换药。只要能治病,就不怕方子旧。”

  随即,终于在众人百无聊赖之中,徐大仁结束了他的讲话,然后随着徐虎成的一声令下,便开始了正式的考核。

  每一位考核的弟子们,都是由丹鼎司的六位长老一对一进行面试,至于考这《汤头歌诀》最是简单。

  由每一位长老分别出一个题目,然后由考试者分别作答,回答的出便算过关,回答不出,自然淘汰。

  第一位上场的却是那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田二牛。

  灵丹妙药范仲玉最先问他。

  “《汤头歌诀》的20类,都有哪20类?”

  田二牛回。

  “补益之剂,发表之剂,攻里之剂,涌吐之剂,和解之剂,表里之剂,消补之剂,理气之剂,理血之剂,驱风之剂,祛寒之剂,去暑之剂,利湿之剂,润燥之剂,泻火之剂,除痰之剂,收涩之剂,杀虫之剂,痈泱之剂,经产之剂。”

  我简直对此喈喈称奇,忍不住发自肺腑的感叹道。

  “你说这小子大字不识一个,是如何能够记得住这么多的东西。”

  张大哥闻言仍就聚精会神的盯着考场之内,然后随意的回复我道。

  “古时候有很多名医嫡传弟子,教他们这些药方药理,凭的全不过都是口口相传,师傅教一句,弟子们便背一句。

  一代一代的传下,有的弟子甚至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只知道死记硬背,这样最多不过是个庸医,会背药方,也会看一些浅显的小病。可是对于治大病或者配药来说,他们便会一头雾水了!”

  考场之内,那田大壮继续被盘问。

  “那我问你,四君子汤为何物?”

  田大壮对答如流。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祛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升阳益胃汤呢?”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

  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黄芪鳖甲散?”

  “黄芪鳖甲地骨皮,艽菀参苓柴半知。

  地黄芍药天冬桂,甘桔桑皮劳热宜。”

  “最后再问你一则,秦艽鳖甲散?”

  “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

  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高。”

  如此一来,第一位长老那一关算是过了。接下来便是由第二位长老出题。

  第二位长老是神丹金指苏玉文,六位长老之中,只有这苏玉文年纪最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