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 战宜川李国奇惨败 一更_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毅立即决定兵发宜川,留下军中佥事王建带3000新训营的弟兄守住绥德,并看护流贼俘虏。

  让张华带几名得力的随从,带着自己的亲笔印信到延安府,知会延安总兵黄明,告诉他绥德的情况和宜川的情况,让他不必等着里应外合剿灭流贼了,让他立即出兵从西面进攻宜川。

  打发走了张华之后,林毅立即集合队伍,他亲自带着5000人马南下宜川……

  视线再回到西安府。陕西总兵李国奇送走了张华等人之后,立即集合人马。城中共有1万守军当然不能都带上。留下2000人马守城,李国奇亲自统率8000名官军开赴宜川,为了赶时间,这一路上都是急行军。

  宜川县离西安府只有四五百里地,因此不到两天的时间,李国奇的人马便到了宜川城外,也就是张华从西安到绥德见到林毅的时候,李国奇的人马就到了预定的位置。

  稍事休整之后,李国奇指挥8000人马对宜川就发起了猛攻。

  宜川跟绥德的情况差不多,这里是贼窝子不错,但是流贼留下守护的人马并不多。因此8000官兵一个冲锋,便占领了宜川。

  跟林毅的人马不同,李国奇的人马冲进城中之后见人就杀,不管是流贼还是奉公守法的老百姓,他们也不去分辨,结果血流成河,人头滚滚,基本上跟屠城差不多,在这些官军的眼中,这座城中的人不分男女老少,好像全都成了流贼。直到把城中的男丁杀尽,对官兵没有任何威胁了才为止,中间趁机抢夺财物的,奸淫妇女的到处都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算是倒霉了。

  这就是战乱,战争一起必然动乱,军队纪律差,兵就是匪,匪就是兵,难怪有人会说自古兵匪不分家。为什么战争一来,老百姓大都选择出去躲避战乱,就是因为如此。

  遇到像林毅这样对手下约束好的军将,老百姓还能少受些战乱之苦,但是如果遇到像李国奇这样,纪律差的队伍,老百姓就倒了血霉,还有一些带兵官故意纵兵抢劫,像左良玉的人马,还有南明时期江北四镇的队伍,就是如此,这些军队行军打仗,每到一地,这里的老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这里的李国奇并非虚构,历史上的确有此人,而且他的队伍纪律的确坏得够可以的,据记载他的人马剿贼时走着走着就会发生哗变,走着走着就会发生打砸抢,这样的队伍难怪会吃败仗了。

  李国奇拿下了宜川,把城里的百姓和流贼杀的差不多了,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宜川,震慑流贼,然后很放心的出兵延安,与林毅的人马围剿流贼的主力。但是哪知道他刚停止在城中的杀戮,城外面的流贼就杀到了。

  正是灯不亮和不沾泥带领的主力回来了,他们带领着1万多人马,按照过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