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四章 赴京途中二_大宋神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不过想要找到一句应景的诗词,还真不容易,至少苏阳自己是没有那个急才。

  而他所熟知的几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也是金榜题名之后说出来的,现在说,似乎也不合适啊!

  苏阳这一回,真是搜肠刮肚,思量了半天,才想出来一首,而且,这首诗的做着,还真是有点来头的。

  前世的历史中,是宋朝第三位皇帝真宗,但是这个世界,似乎那些皇帝对诗词并不擅长。

  《江宁士子登科共勉》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苏阳将这劝学诗改了名字,因为这会说什么劝学,完全是扯淡,眼看都要考试了,临时抱佛脚,有用吗?

  这首诗,说实话,真的不算多好,但却贵在实在,前世那位宋真宗,也是真汉子啊,劝学诗,给的就是实打实的东西!

  千钟粟、黄金屋、车马、颜如玉!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有车有马,连美娇娘都给你准备好了,就问你心动不心动,这样你要还不好好读书,那活该穷死!

  听到这诗,这一干才子,都愣了一下,这,也太直白,太实在了吧!

  不过者却说到了众人心坎里,尤其是那些寒门子弟,这就是改变他们命运的一场战斗啊!

  “亦恒,你这诗...可以当做檄文了!”齐思远笑呵呵的说了一句。

  文人士子,想要表达喜怒哀乐,都得借用个其他的东西,风啊雨啊,雪呀花呀的,含蓄一点多好,说的这么直白,我们是承认好呢,还是假装清高,鄙夷一下你?

  到那时现在,却没有人敢鄙夷,因为这不仅是江宁第一才子,还是庐陵郡公,他们这里绝大部分的人,估计一辈子都干不到这一步!

  所以立刻就引来一片赞叹!

  徐明礼则有些哭笑不得,这个亦恒啊,还真是雅俗共赏,但是这一首诗,要是传出去,估计没几天,就能让人耳熟能详!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吃穿用住行,连婚姻问题都解决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学呗,考呗!

  这一群江宁士子,在这一首诗的激励下,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甚至有人一边骑马,一边背诵经义,甚至相互探讨军政民生。

  因为这科举,考的就是经义、论、策三科,而其中以策最为重要,必然牵扯到国计民生!

  一路前行,第五日傍晚,天公却不作美,开始飘雨。

  而这时候,他们也到了徐州地界,所以又赶了五六里路,进入徐州城。

  这时候,雨已经不小,虽然有蓑衣雨伞,但不少人都成了落汤鸡。

  在驿馆安置了一批人之后,还有一小半,到了江宁会馆。

  因为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交通枢纽,商贾云集,比江宁更为繁华。

  所以江宁的商贾,也在这里设有会馆,方便江宁来人歇脚或者提供一些帮助。

  而这会馆的资费,则是江宁地方豪绅捐助。

  对于那些豪绅来说,这只是小钱,但却可以博得美名,而且自己来往也方便,所以自然乐于出资。

  苏阳和徐明礼、齐思远等人,都到了江宁会馆,虽然一路行来,没有什么偏颇,但这江宁会馆的住宿条件,比驿馆好了不少,江宁的豪绅贵族再乐善好施,也不可能委屈自己去住驿馆,把江宁会馆,让给寒门子弟,那不是仁慈,而是虚伪!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