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整军备战_大宋神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白说,当务之急,是应对此次危机。

  苏阳去见了熙河路经略使吴弈,不过自然不会是说什么军中贪腐的事情。

  这吴弈,只是宋国军队中寻常的一员,虽然不算大奸大恶,但贪墨军饷的事情,他肯定是有份的,否则,自己手下缺了好几万人,他要是不知道,这经略使也算是白当了。

  苏阳跟吴弈商谈的是伤员救治和杀毒灭菌的事情,军队之中受伤,死亡率居高不下,也让不少士兵心生忌惮,领那点军饷,犯不着拿自己的命去拼。

  因此遇到危险,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保住自己的小命,而且还不能受伤。

  否则死了也就罢了,战死之后,家人都不能拿到多少抚恤金,这才是最悲哀的。

  士兵在战场流血,家人在后方流泪。

  吴弈对于苏阳的提议,自然不会反对,降低士兵伤亡,他也想做。

  苏阳找了几名军医,将自己的酒精消毒、高温杀菌之类的常识普及一下,虽然对于细菌,这些人没有什么概念,但却知道收口溃烂的原因,和苏阳所说大致相同。

  吴弈虽然是熙河路经略使,但却是文官出身,这在宋国是很正常的,因为整个宋国的军事主帅,除了极个别武将之外,大都是文官担任。

  甚至通常行军打仗,武将只能任副职,上面有正职的文官和行军总管督军,而这行军总管,大部分是文官,甚至还有个别是宦官。

  吴弈虽是文官,但也已经镇守边关七八年,看起来还有点模样,不像是文弱书生。

  但是苏阳打听过,这吴弈的军事才能乏善可陈,能成为熙河路经略使,最重要的原因,他是高侃的亲信。

  高氏掌权,也就七八年时间,这吴弈在高氏刚刚掌权的时候,就升任熙河路经略使,自然能说明问题。

  如今高氏权势消退,这吴弈的结局已经注定。

  所以吴弈面对吐蕃进攻,显得极其谨慎,紧守门户,绝对不主动出击。

  因为他自己清楚,手下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如果跟吐蕃军队正面开战,无论胜负,伤亡必定不小。

  高氏失去了权势,他的经略使应该也做到头了,现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苏阳和吴弈谈过两次军情之后,心里就有了底,这吴弈,明里暗里的向自己示好,甚至有意将战场的指挥权交给苏阳,这样一来,真要是打了败仗,城池失守,他的罪责也能轻一些。

  对此,苏阳未置可否,自己全盘接收熙河路的军队指挥权,肯定不现实。

  因为自己在军中毫无威望,他现在领军,名不正言不顺,下面的将领肯定不会服气。

  而如今吴弈对苏阳的态度,同样可以境自己的作战意图施展出来。

  守住熙河路,难度并不大,但苏阳担心的是,辽夏同时发难,因此,在辽夏联军动手之前,他们这边,必须有一个结果!

  黄龙军归建的人越来越多,也有更多厢军前来。

  在半月之期到来,黄龙军五万多人,只有三百五十二人没有归队。

  各路厢军,也来了七万人。

  而刘法对着十二万大军重新做了分配。

  黄龙军最初筛选的三千精锐、种师中和他各自三千亲兵,再加上一万一千从厢军中赛选出来的精锐,凑齐两万人,组成骁骑营,划分成左右两军,左军由种师中统领,铁骁任副将,右军由徐真统领,赵籍任副将,在吐蕃军尚未正式进攻之前,尽量操练一下,让彼此的默契度增加一些。

  剩余六万厢军由崔远统领,黄龙军剩下四万苏阳自己带着。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