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县衙乱仗_大明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姓,远至卫所军队,哪个不惊惧倭寇?哪个不望风而靡?若游倭示威,使我大明军民能亲眼目睹倭贼相貌,再枭首示众,可大大减轻我军民之恐惧心理,对抗倭大业有功而无半分过错。”

  吴操之冷笑道:“杜淮,你好大的口气。你如何确定游倭示威就一定能安抚我大明军民的恐倭心理?这些年抗倭战役胜少败多,军民早就对倭贼惊惧不已,若再游倭示威,万一刺激了军民,扰乱军心、民心,到那时,心思乱了,还如何完成抗倭大业?这等丑事若再传扬出去,岂不是我等的过错?有亏于天下?慈溪脸面何存?朝廷脸面何存?”

  杜淮也冷笑不已:“老匹夫,你也莫总拿游倭示威会扰乱军心、民心说事,你心里打着什么主意恐怕只有你心知肚明。据说吴大人家居排场,生活奢靡,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大人府上孝敬,可以说是络绎不绝,所孝敬的银两没有数万也有几千吧?难道是吴大人与倭贼有勾连,做了倭贼的眼线,帮衬着倭贼,游倭示威恐有损吴大人在倭贼心中的良好形象,从此不再受到重用,断了财路?若真照吴大人所言,这游倭示威确实行不得........”

  砰!

  吴操之狠狠一拍桌子,恼怒成羞:“姓杜的,你别欺人太甚。”说罢,抓起手边的茶盏托盘砸了过去.......这次,他不再挺身而上了,连七十岁的杜闻铭都扁不过,自信在身强力壮的杜淮手下,肯定过不了一招。

  于是,第二轮战斗开始了。

  砰、砰........堂内顿时大乱,各种物件漫天飞舞。

  不过双方还是尽量克制了自己的情绪,只扔东西,不再进行肉搏战。

  杜闻铭则牢牢遵守两不相帮的做人理念(毕竟他对儿子的战力还是很看好的。),与张明远、柳东伯、王玄三人来回变动着座位,在堂内穿梭着,躲避随时可能砸过来的茶盏、托盘等物件。

  “别打....哎呦!....了”知县略带哭腔的嗓音伴随着漫天飞舞的物件在堂内弥漫,手下们的战斗精神确实令人敬佩,但再打下去,恐怕这前堂迟早会变成一座空室了。

  不多时,堂内可以顺手拿起的物件被抓取一空,再也找不到可用之物,堂内一片混乱,狼藉不堪。

  二人没了武器弹药,也不方便扔诸如椅子等大件物品,遂气呼呼地坐了下来,怒气冲冲地互相瞪着对方,随时应付着可能出现的新战斗模式。

  杜淮毫发无损,身为抗倭组织二号首领,身手自然是矫健异常,将对方扔来的物件一一躲避,气定也颇为神闲;吴操之则不同了,先是与杜闻铭肉搏一场,挨了不少拳脚,耗尽了气力,兼职年纪偏大,扔向杜淮的物件失了准头,同时也接受到了对方各种物件的精确打击,周身上下无一处完好,大绿的官袍上也是茶渍斑斑,显得狼狈不堪。

  以一敌二确实难为他了,张明远暗暗摇头。

  柳东伯战战兢兢从袖筒里掏出洁白的手帕,颤巍巍地擦了擦满额的老汗,哭丧道:“二位,咱们有话好商量嘛!何必又动武呢?再说,倭寇是张公子生擒的,咱们怎么也得问问张公子的意见不是?”刚才漫天战斗物品乱飞的景象着实将他吓得不够淡定,此时再也不敢托大,将皮球推给了张明远。

  正惊世骇俗的张明远冷不丁被知县点了名,顿觉头大异常,此情此景怎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新学员所能搞定的?

  “......咳咳咳,这个嘛?........”一向果敢的张明远也有些脆弱,半句话也说不出。

  毕竟,他实在不想让吴操之再进行第三轮战斗了,毕竟他老了,也累了。

  柳东伯见状,深深叹了口气:“即可修书一封,将游倭示威一事秉知浙直总督府,小小慈溪县做不了主啊!”

  张明远顿觉心中一松,瘫坐在椅子上。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