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6章把这天下打烂了重建_奸臣滚开,朕要当千古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有其他选择,李瑁是绝不会在关中坐以待毙。

  早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关中地区就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但是在西汉以后,关中地区遭到了三次农业生产技术的破坏。

  一次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汗,绿林军与赤眉军在长安轮番血战,使得人口出现锐减,并且农业生产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第二次是东汉末年,董卓之乱,长安成了各地诸侯争夺的主战场,董卓又把长安城给烧了,同样使得人口再次锐减。

  第三次是五胡乱华时期,那些胡人肚子饿了就吃两脚羊,造成普通百姓大量南逃,关中地区的人口又一次锐减。

  直到唐朝建立,太宗皇帝与高宗皇帝想要改变关中的颓势,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修复郑国渠与三白渠。

  但最终修复完成后,其灌溉的农田还不到秦汉时的一半。

  随着近些年的人口增长,关中地区的粮食已经无法自给自足了。

  此刻。

  摆在李瑁面前的头等大事,除了要打下关中四大重镇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保障辖地内百姓的口粮。

  要不是系统让他守住关中,李瑁都打算往巴蜀之地去了。

  “不必再说了,就按照朕的意思办!你们明天就把诏书制出来,交给司礼监用印后,立刻明发天下。”

  李瑁十分坚定地说道。

  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哪里还顾得上天下大乱?

  就算到时候各地都是割据势力,李瑁也不怕。

  反正他已经做了准备,要把这天下打烂了重建。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整个唐朝,地方豪族的势力依然强大,五姓七望一直占据了朝堂过半的官职。

  在历史上,要等到黄巢造反之后,世家大族的力量才逐渐消亡。

  唐朝覆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众多史学家都认为牛李党争的影响最大。

  牛李党争,完全是门阀势力与贫寒士人在朝中的博弈。

  这场博弈延续近四十年,以至于中枢朝堂完全瘫痪,就连当时的唐文宗都发出了一句感叹: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

  整个开元年间,朝中的大臣几乎没有贫寒士子。

  主要是因为科举阅卷采用不糊名制度。

  士子能不能考中,主考官主要是依靠考生平日里的名气和声誉来判断。

  第56章把这天下打烂了重建(第1/3页),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当时有一个词很流行,那就是“行卷”。

  具体来说,在科举考试之前,要参加科考的人必须先把拿得出手的作品,送给权贵、重臣、社会名流,借助他们的手来营销名声,为科举铺平道路。

  诗佛王维,就是获得了祁王的推荐,才能在弱冠之年考中进士。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闷头考了三次都不中,当他获得致仕宰相郑余庆的推荐后,就一举高中进士。

  至于李白就比较惨了,连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都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