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义学(上)_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的亲信。高明辉还自称他们兄弟俩的大名都为赵所起。对于他的吹嘘,他人哈哈大笑,丁涛却相信八分,因为他们兄弟俩的名号实在与众不同。

  衢山义的生,几乎都是寒家出身,父母多为盲。为了上,起个名都是浪涛帆橹之类――单单衢山义中,与名字里有涛的就有十七八个,幸好姓丁的就丁涛一人――如有‘明辉’这等看起来比较气的大名的生,确是凤毛麟角。

  不过不论高明辉家世如何,他并没有收到任何优待,一视同仁是堂铁律。只有努力上进、埋头苦读的生,才受师长们喜爱。正如丁涛,论起成绩,在今年入的一百二十名生中,他能排前五。而且丁涛不比其他几人,本身就有些基础,他在入前,却仅仅认识几十个大字,写自己姓名罢了。见他进步神速,义里的几个先生每每起他,都交口称赞。

  不过他虽有出色的表现,却偏偏被那几个懒散的小子给拖了后腿,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跟着一起受罚。无妄之灾让丁涛如何甘心,但他的委屈却无处抱怨。‘荣辱与共’,是他入后听到的第一句训示。同进退,共赏罚,这便是赵瑜给衢山义定下的规矩。

  “别闹了!”黄洋大声催促道:“要是误了点卯,不知又要扣几分了。快收拾,然后去梳洗。”

  丁涛早早的把被褥好,一个半月来的训,早已熟能生巧。拿起牙刷牙粉、口杯手巾,打开门,站在门口,却在等着队中其他人。所谓‘同进退’,是包括洗漱与方便的。

  终于,所有人都完毕,一同列队先去了茅厕,再按顺序前去水房。不过由于起床时耽搁了一儿,等往水房走的时候,擦身而过都是一队队梳洗完毕的同。到得水房,里面已空空荡荡,却也不必如平常一般在门口等了。

  十人在青石砌成的盥洗台前一溜排开,就着由竹筒送来的泉水,开始洗漱。丁涛拿着牙刷从竹盒中沾起些牙粉,刷起牙来。这牙粉又咸又涩,乃是用粗盐和贝壳粉混制而成,虽比不过京城的官人们所用的牙膏【注1】――这是高明辉所言――但对于丁涛而言,却新奇的很。

  还在家时,他从没用过牙刷牙粉,晨起后,也不过从水缸里舀瓢水漱漱口,擦把脸罢了。不过到了衢山,义不但发下统一的衣物被褥,还给每人发了牙刷牙粉等卫生用品。牙刷易制,不需去陆上购买,而衢山岛也不缺盐和贝壳,一套牙具外卖时高达五十,但岛内价不过十个钱,因而晨起刷牙,早已是岛上军民的习惯。

  衢山岛上的每个人都知道,大当家性喜清洁,只要条件允许,军中士卒、义生每日晨起洗漱,睡前沐浴都是规定死的。受其影响,岛上人人都保持着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两年,衢山岛上的死亡率因而下降了不少。不过

  请收藏:https://m.fkxx.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